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

【新聞稿】興辦社宅,不能空談 - 蔣市府社宅政策初步體檢記者會 112.5.17

 

興辦社宅,不能空談
蔣市府社宅政策初步體檢記者會

        2022年選前,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拜訪還是候選人的蔣萬安市長,他表示當選後將繼續興辦社會住宅,承諾往五萬戶的目標持續推動,也認同應透過都市開發取得社會住宅

        惟蔣市長就任至今已近五個月,社宅興辦政策仍不清楚。與此同時,上週四(5/11)台北市三位議員發言認為「社宅不要再蓋」,本週一(5/15)蔣市長在重大工程專案報告中,對其任內將規劃的社宅也僅以「7000戶新增潛力基地」模糊帶過。

就此,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特召開記者會,譴責三位議員誤謬言論,並對蔣市府目前所提社宅計畫進行檢視與監督,要求蔣市長實踐政見承諾,持續興辦社會住宅。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團體覆台北市府前陳情召開記者會

蔣市府的「7000戶新增潛力基地」到底是什麼?

        依據市府的重大工程專案報告,台北市若要達成五萬戶社宅的目標,其扣除過去郝柯兩位市長興辦規劃的數量、中央預計興辦的數量、既有公宅數後,仍有1.46萬戶的缺口。

2023年5月11日 星期四

【聲明稿】不蓋社宅難道蓋豪宅?住盟痛批議員「反社宅」發言,要求蔣市長正面表態 112.5.11

不蓋社宅難道蓋豪宅?
住盟痛批議員「反社宅」發言,要求蔣市長正面表態

        今(11)台北市都發局於工務委員會進行「社宅總體檢及未來住宅政策」專案報告。其中游淑慧、王欣儀、徐立信三位議員均發言質疑社會住宅政策,要求「政策該調整就要調整」、「以租金補貼的方式來取代興建社會住宅」。

        住盟認為,持續興辦社會住宅,不僅是蔣市長競選時的承諾,也是台北市民的急切的需求所在,絕對不應半途而廢。住盟對此提出兩點呼籲:

一、呼籲社宅住戶與等候社宅的民眾,打電話至三位議員的服務處抗議,表達市民對社會住宅的需求。

二、呼籲蔣市長於下週一(5/15)於重大市政建設的專案報告中,清楚表態是否要依照選前承諾持續興建社宅?還是打算順水推舟直接跳票?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新聞稿】蓋多少?怎麼蓋?六都市長社宅政見評比 111.10.27

    今年8月,住盟發布「2022六都大選民間版五大政策訴求」,並於9月開啟六都市長參選的拜訪行程。經歷一個月(0915~1016),住盟總計與14位市長參選人會面,針對五大訴求的內容交換意見,並瞭解其回覆與承諾。

    因此,住盟特於今日(10/27)召開「六都市長社宅政見評比」記者會,公布各參選人對下階段社宅興辦數量、作法等議題之政見,並同步全文登載於網站💬,供關注社會住宅與居住正義的大眾作為投票參考。

拜訪對象與過程

六都市長參選人數眾多,基於量能與時程考量,住盟以「上次立法委員選舉政黨票比例,得票超過3%的政黨有提名者」與「參考各家民調(排除沒有抽樣的網路民調),以無黨籍參選而民調有超過5%」為標準,選定六都共15位市長參選人為拜訪對象,採統一寄送訴求書與邀請函聯繫各參選人辦公室。

至拜訪截止日,共計與14位參選人見面會談(拜訪時間與形式詳附件1,並取得他/她們對住盟五大訴求之回應其中僅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先生未安排會面,而是於截止日後提供書面回應資料。惟鑑於公平一致性,張善政先生將不列入以下評比,其書面回應另刊於網站供參。

各都參選人承諾要「蓋多少」?

就社會住宅,民眾與媒體最首要關注的莫過於興辦數量。就此,住盟根據本次拜訪所得回覆,統整如下表。

    住盟一貫主張,社宅存量須長期持續興辦方能累積。因此針對各參選人所提數量,將視為「參選人承諾在其任期內將以此做為該城市社宅興辦發展目標」,而住盟也會以此來監督要求。至於透過何種方式興辦取得,與中央在數量上之分工、四年(連任)或八年(新任)等細節,將待參選人當選後再持續追蹤。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政策倡議文件】2022六都大選-民間版社會住宅五大政策白皮書 2023-2026

自2010民間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積極倡議以來,興辦社會住宅已成為中央與地方最積極著力的住宅政策。

就我們的觀察,台灣社會住宅已取得一定成果,然展望未來,仍面臨興辦面」、營運面」、持續面 三大挑戰課題尚待解決!

以下是住盟針對上述挑戰,提出民間版社會住宅五大政策白皮書」,接下來也將公開就教並拜會六都各組市長參選人!(網頁版可點此)

【新聞稿】要選市長,就蓋社宅!六都進度與政策倡議記者會 111.8.9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以下簡稱住盟)自2010年成立以來,便積極倡議中央與地方政府應興辦社會住宅,其後於2014年巢運,宣告正式開啟地方(六都)興辦社宅的腳步。八年過去了,具體成績為何?以及更重要的是,在年底選後,六都社宅興辦政策能否持續?甚至是加快腳步推展?應該是所有關心居住正義的朋友的共同質問。

因此,住盟特於今日(0809)召開記者會,公布六都社宅成績單,並提出五大政策訴求,讓各界瞭解六都目前的社宅興辦績效進度,並要求各組候選人「要選市長,就蓋社宅」。記者會後,住盟將展開六都市長候選人拜訪行動,就五大政策進行討論對話,為全台的無殼蝸牛們爭取準市長們的承諾!

蓋得如何呢?六都社會住宅進度統計與評論

以下表格為住盟所打的「六都社宅成績單」。必須說明,目前六都與中央都有在推動社宅,但本次記者會聚焦六都市長社宅政策倡議,表格相關數據僅就六都地方政府自行興辦部分做統計,未納入國家住都中心之數量[1]

該如何看待與評價上表數據呢?以下先從市長即將卸任的台北、桃園談起,再依序為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四都,提出住盟的觀點與評論:

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採訪通知】要選市長,就蓋社宅!六都進度與政策倡議記者會 111.8.8

 要選市長,就蓋社宅!六都進度與政策倡議記者會

日期:20220809 (週二) 上午09:30 ~10:30

地點:臺北市非政府組織會館(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8)

議程:-住盟團體公佈六都社宅成績單

   -住盟團體公佈社宅五大政策訴求,宣布啟動拜會行程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以下簡稱住盟)自2010年成立以來,便積極倡議中央與地方政府應興辦社會住宅,其後於2014年巢運,宣告正式開啟地方(六都)興辦社宅的腳步。八年過去了,具體成績為何?以及更重要的是,在年底選後,六都社宅興辦政策能否持續?甚至是加快腳步推展?應該是所有關心居住正義的朋友的共同質問。

2022年4月7日 星期四

【巢運聲明】300億能解決問題嗎? 111.3.31

 300億能解決問題嗎?

相較短線政治買票,租屋市場改革才是正道!

        今(31)日行政院宣布「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並透過放寬所得標準等方式,將補貼戶數從今年的12萬戶一舉提升至50萬戶,號稱「經濟成長果實要與全民共享」。

        巢運認為,此專案不僅沒有財政上的可持續性,依舊迴避長年以來的租屋黑市弊端,本質上只是選舉年安撫高房價民怨的政治買票。政府真正應著力的是「擴大租屋供給」與「租賃交易透明」,以此發展並健全租屋市場,方能真正改善租屋市場環境與租客負擔。

迴避高房價問題,以政策買票安撫無殼中產青年

        要將租金補貼戶數提升至50萬戶,首先必須「確保有更多人可以申請補貼」,而此專案預估最主要新增的補貼對象,便來自於「所得資格放寬」後預估的16萬戶。

        租金補貼的政策目的,為協助經濟負擔能力不足的租屋家戶。現行的租金補貼制度中,每人每月平均所得應低於「最低生活費2.5倍」,在本次300億租補專案中則放寬至「最低生活費3倍」。以台北市而言,家庭成員平均月收入56,046元(夫妻有一個子女家庭月收入168,138)以下,以新北市則是月收入47,400元(夫妻有一個子女家庭月收入141,000)以下均可申請。

        試問,月收入超過十幾萬的家庭對住宅問題的需求與憤怒為何?顯然並非「租不起」需要政府補貼租金,而是高房價下「買不起」的問題。因此,300億租補專案說穿了就是民進黨政府無能於高房價問題,又擔心憤怒的中產青年群體影響選情,因此透過「福利放送」進行安撫的政策買票。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研討會訊息】居住正義與社會安全網-台灣社會福利總盟110.12.8

居住正義與社會安全網

-2021社會住宅支援服務合作模式研討會

本研討會針對居住與社會安全的結合進行探討,在大眾對社會住宅與社會安全網的關注與日俱增的同時,如何讓人們在其居住的地方得到適當的照顧與社福資源?住宅政策是否能與社福政策有所結合,讓居住服務成為社會安全網的堅實夥伴?期待透過學者、政府部門、民間實務工作者的分享,讓住宅與社福部門的夥伴,對相關議題能有更多討論,從而提升居住服務與社會福利服務的連結、增進居民生活福祉。

會議資料:https://reurl.cc/Gby003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sO2kp1zeW6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