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安康平宅做為一個可長期安居的承諾


(原文刊載於2012/10/27 Yahoo奇摩房地產專家專欄)
呂秉怡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江尚書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政策組組長

安康平宅是台北市少數可供低收入戶長租的社會住宅,卻也因聚集了大量弱勢家庭而被烙上貧民窟的標籤。今年夏天,為了協助一位日本教授初步了解安康平宅的居住狀態,我們拜訪一戶單親媽媽的住家。

延著只容單人通過的窄小樓梯拾級而上,一夥人來到住戶共用的二樓平台。這裡的天花板漆上天藍色,大門則選了芭比娃娃世界才會出現的夢幻粉紅;據說這是前陣子企業贊助粉刷及更換公共照明的成果,各層各棟顏色或有不同。門旁的欄杆上擺著幾盆巧手照顧的盆栽,更增添了一些綠意。




林小姐 (匿名) 熱情地迎接我們入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經過精心佈置的小客廳,右半邊則用半透光的窗紗來稍微區隔出兩間臥房。室內空間不大,但若參觀者是矇眼進來,並跟他胡謅現正參觀大安區的小豪宅套房,也許可以蒙混過關。地板乾淨到一塵不染,我們反而因帶進室外的悶濕而過意不去。

一位帶著厚眼鏡的小女孩坐在客廳角落看著這群不速之客,小男孩則害羞地躲在臥房內。

眾人對精緻的空間佈置充滿好奇,開啟了聊天話題。「佈置房間是我的興趣,小孩放學回來看到床的位置又換了也會很高興」,林小姐神采飛揚地說著。

室內空間雖然小到一眼望盡,但不斷出現的驚喜總能吸引眾人的目光多加停駐,也許還因見識淺薄而發出輕嘆。客廳中央擺著一張布面的褐色小沙發,壓著一張灰色地毯,上方擺著玻璃做的透明小茶几。若坐在沙發上,目光所及的牆面有一白色網架,掛著兩株開運綠竹;冰箱上方擺了一幅慶祝兔年的兒童繪畫,細心裱著刻有花紋的金框,是小朋友的學校作品。走進臥房,床單上有一隻藍色河馬的圖案,祝福一夜好眠;牆面掛著木製方格櫃,放著唱片以及小玩偶,窗邊另吊著一個海綿寶寶的提袋,咧嘴大笑。

房內處處是木製小家具,據女主人說,絕大多數是撿來的,細看也可得知不是高級品,但稍加組合改造再放上織品點綴,便像是IKEA的設計家具,裡頭收藏著日用品、擺飾、玩具、以及小孩的照片。

木櫃的另一個功用,是展示女主人做的手工皂,方形、圓形或心型,以及代表各種香味的色澤。經過一年的培訓課程,現在她已經是種子講師,可以教導平宅社區的其他居民,也成為另一筆微薄收入的來源。

聊著聊著,我們的目光停留在門後方一張典雅美麗的婚紗照,但只見新娘子,右半邊是裁剪過的鋸齒痕跡,她說:「另一邊被我剪掉了,很多東西都丟了,就是這張照片捨不得丟」。她笑著向一群陌生人說明她已經克服並轉化的過往。

接著,她主動向我們介紹茶几上的一串香蕉及紙做的檯燈:「這是我的招財位,大門前方45度,有算過的,我相信它,它就能帶來好運」。她講這句話時雙眼綻出光芒,堅定不移;不只她自己相信,拜訪的眾人都見證,在平宅體系長期可負擔的居住承諾下,她正帶領兩位孩子勇敢迎向未來的挑戰。 走回大路的途中,我們遇到另一位帶著兩個小朋友的年輕媽媽準備回家,和社工督導打招呼。華燈初上,「安康」兩個大字看起來特別溫暖。即使飽受社會汙名,且真實存在待改善的諸多問題,它仍是台灣少數可以保障弱勢者的社會住宅,讓許多人在此勇敢地蘊含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