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投書】回應高市府:高雄的社宅需求,不是喊發大財就能解決 108.5.24

回應高市府:高雄的社宅需求,不是喊發大財就能解決

廖庭輝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於本(5)月21日發表「六都社宅大評比」,在透過公開數據檢視六都社宅興建進度與承諾,並分別給予六都「開倒車」、「踩剎車」、「沒有車」等評價。
此項評比一出,六都政府反應不一,其中又以高雄市都發局的反應最為激烈。其發文表示六都社宅評比「無視南北地方差異,未能體察南部人對於社會住宅的實際需求」、「聯盟政治立場鮮明、政治操作意圖明顯」,只差沒有說這場評比完全是針對韓國瑜市長的政治陰謀。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弄清楚,這個評比到底怎麼做的。
這次的調查是怎麼做的?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這次推出的評比,是以目前內政部資料中,地方政府上報的個案數量(包含已完工、興建中、規劃設計階段)除以中央「八年20萬戶」分配給地方的規劃數量,來計算出目前的進度百分比,再透過衛福部105年的弱勢社會住宅需求調查作為輔助資料。
由於有些縣市首長連任,有些則是新任,因此在評比時也考量縣市首長對未來四年興建社宅的承諾,這部分是資料則是2018年底住盟前往拜會時得到的回應(此處亦重申,住盟拜訪時從未獨厚特定政黨或候選人)。
獲得這兩個數據後,我們進行了綜合比較。如台南雖然興建數量最少,但願意承諾四年2,000戶,就會給予鼓勵性的評價;而台北雖然興建數量最多,但未來四年承諾卻大幅縮水,評價就不會太高,以督促北市府持續努力。
至於高雄如何呢?高雄的完成度比例為倒數第二,但由於韓市長於選前選後均未提出對社會住宅的具體施政與承諾,因此得到了「等無車」的評價。
然而,這樣的評價卻惹得高雄市政府大為光火。以下,本文將逐項檢視522高雄市政府的回應,並以具體論據提出辯駁。
只拿前人規劃說嘴,自己毫無規劃
首先,高雄市政府所稱「已入住之315戶」,實際上乃是包含《住宅法》立法前之出租國宅、平價住宅,以及分別於106年與107年完工的「五甲國宅公共出租住宅」與「鳳山共合宅」。而所謂「南部地區首座社會住宅245戶」,亦是在前任市長任內即已規劃。
但基於市政應該具備延續性,這些前任市長規劃、完工的社會住宅,也都在六都社宅評比時,納入目前高雄社會住宅的數量當中,並沒有遺漏。
反觀韓市長無論是從選前的承諾、選後的市政報告與發言當中,都完全看不到未來四年高雄市政府對社會住宅的下一步規劃與承諾在哪裡。因此,評比指出高雄市「社會住宅推動消極沒有任何計畫」,並無可議之處。
高雄的社宅需求最大,不是喊發大財就能解決
高雄市政府指出:「聯盟無視南北地方差異,未能體察南部人對於社會住宅的實際需求」。
實際上,六都社宅評比當中還有使用一項輔助數據,即來自於105年衛福部公布的弱勢「社會住宅需求調查」。這個數據的邏輯與中央分配額度不同,前者是完全基於弱勢的需求,後者則是考慮地方政府的量能進行分配。弱勢需求越高的縣市,理論上就應該更努力加速趕上進度,甚至加碼超越中央所分配的數量,以滿足市民需求。
在這個調查當中,高雄需要社會住宅的弱勢人口為43,821,為全國之冠。雖然衛福部並未持續公開更新資料,但常理而言弱勢人口並不會在短短三年之間全面消失。因此,我們推斷高雄市顯然需要大量的社會住宅以滿足弱勢需求,這與南北差異無關。
韓市長在競選期間,曾說高雄是一個「又老又窮」的城市。如果要擺脫「又老又窮」的窘境,大力興建社會住宅就是必要的解方,難道喊一喊「發大財」就可以解決「又老又窮」的問題嗎?
多元社宅推動計畫只是「形容詞」
高雄市政府指出:「社宅推動計畫是多面向、多元選擇性的。主要為興辦社會住宅、盤點利用閒置公有房舍、推動『老青共居』三方案」。
實際上其號稱興辦的「凱旋青樹」與「前金區舊警察宿舍」兩處社會住宅,都是前人所規劃,這就不贅述。關鍵是,接下來高雄市政府還有任何興辦計畫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沒有。
更不用說所謂盤點閒置房舍、推動老青共居等方案,皆只是喊喊口號。新聞稿講了那麼多,都是「形容詞」而不是「動詞」,如果真有在做,住盟期待高雄市政府接下來能具體提出目前的規劃狀況、目標及預期進度,而不只是不斷跳針「發大財」。
與其惱羞抹黑民團,不如踏實興建社宅
縱觀上述,我們很遺憾地發現,高雄市政府的回應,並沒有任何有效的辯駁,更沒有端出新的政策牛肉。高雄市政府自身毫無建樹,被民間指出後卻不思進取,反而第一時間惱羞成怒以「政治操作」進行抹黑,試圖模糊本評比之效力,這不僅有失風度,更曝露市政府的行政怠慢。
對於高雄市都發局基層專業同仁被迫寫出這種程度的抹黑,我們深表同情。然而,社會住宅的推動,與人民福祉息息相關,不應停留在口水戰的層次。如果高雄市政府對民間的評比如此不認同,應該好好做的是提出更多、更好的社宅規劃。高喊發大財之外,也要透過具體政策的落實,才能造福高雄市民。

刊載於:鳴人堂/聯合新聞網網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838/383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