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安全網 網不住蝸居老人?
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徐志維/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政策研究員
黃永達/崔媽媽基金會執行秘書
聯合報報導,台北市一處狹仄暗汙的窳陋公寓,廿七位無依老人蝸居其間,在勉強溫飽沒有希望的生活中孤苦終老。
「貧老X蝸居X孤獨死」絕非僅是特殊個案,而是普遍存在的真實困境。隨著人口結構不斷改變,特別是老年人口扶養比不斷激增(二○一四年已突破十六%)、核心及雙薪家庭普遍化、晚婚甚至不婚的比例逐年增加,再加上平均餘命持續延長,未來獨居長者的現象勢必急遽擴大,成為台灣高齡社會的共同課題。
崔媽媽基金會多年扶助弱勢租屋,長期在第一線接觸獨居長者的租屋困境。在崔媽媽的租屋扶助案件中,獨居長者的件數逐年增加,去年就占了全部案件的四分之一,去年甚至有高齡九十一歲的案主向崔媽媽尋求協助。
除了弱勢族群在租屋時共有的困境(租不了、租不起、租不好)外,獨居貧老租屋時還存在「找屋期極長」的特質。獨居長者普遍被視作容易欠租、生病、死亡等集一身的「大麻煩」,以致連看屋的機會也沒有。他們不是必須等待機會渺茫的租屋物件,就是被迫尋找一般人難以想像的陋屋。即使「幸運」入住了,還未必能就此安居,因為社會安全網的保障不足,只是加劇房東、房客的負擔,進一步加深租屋市場對他們的偏見。
長年來政府一貫以「現金補貼」、「社會救濟」的角度處理老人租屋的困境。其實就是將責任推給租屋市場。我國租屋市場既以小房東為主,加以租賃法令及政策不完備、租賃產業的貧弱,房客與房東都只能自求多福。對小房東們而言,獨居長者無疑是「不可承受之重」。
上述問題必須回歸社會安全網之建構。經濟弱勢的獨居長者本係社會安全網難度最高的一塊,理應由政府出面主扛,連結專業社會福利團體的協助。絕非一味將長者推給民間及市場,平時只作看不見,問題發生時才以個案處理。
當務之急是加速興辦社會住宅,輔以租屋市場,特別是對長者較具保障性的包租代管政策協助。短期內擴大社會住宅存量,保障獨居貧老有一處安居之所;長期推動租賃專法,改良租屋市場,讓人人都能安心租屋。倘若政府認同社會住宅係社會安全網的關鍵一環,就應檢討當前以青年、中產者角度為主的制度設計,包括租金、租期、入住者資格與名額,堅守優先保障居住弱勢、可負擔租金、保障租期等基本原則,讓社會住宅真正實現其「社會價值」。
刊載於 聯合報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