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7月19日 星期五

【投書】打破人際藩籬,豐原安康社會住宅如何「共好」?108.07.19

打破人際藩籬,豐原安康社會住宅如何「共好」?

趙政諺       OURs都市改革組織實習生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研究生

台中豐原安康社會住宅是台灣第一座執行公共藝術的社宅基地,發展民眾參與導向的「計畫型公共藝術」。此外,另結合台中社會住宅社區陪伴計畫「臺中共好社宅計畫」,該計畫是整合進駐在社會住宅中的物業管理公司、社福單位、醫療機構、社造團體等,共同提供社宅社區的軟體服務,提倡互助共好的文化。

台中豐原安康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畫《家常對話》,與「臺中共好社宅計畫」的兩個計畫,都期待能讓社會背景迥異的住戶們,得以在參與過程中「共好」,建立屬於社會住宅的社區網絡。


透過參與,串聯被居住單元隔離的人們

1990年代文建會推行「社區總體營造」,以社區為主體,期待社區能藉由「由下而上」的公共參與,連結人際網絡與建構社區認同。過去公寓大廈在公共設施如讀書室、運動室等的設計上,預設的是相同經濟能力下的住民,共同擁有公共空間的使用權,且共同承擔所費不貲的公設成本,卻忽視其公共性的本質與功能——人際網路的串聯。

在「臺中共好社宅計畫」框架下,安康豐原社會住宅的大廳由「好伴社計」進駐,打造其成為社區營造的實質據點,並將其命名為「安康好客廳」。

社會住宅引入「社區營造」,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拉近住戶彼此之間,以及社宅居民與鄰近社區的關係,降低彼此的歧見。「好伴社計」的進駐,除了作為台灣首座社宅社區營造的示範點,同時回應著「撕掉標籤」的議題:結合田野調查的方式,瞭解不同關係人(stakeholders)之間的背景差異,而能以更尊重、包容的心態找到每個人所適合的位置。

舉例來說,舉辦活動所準備的茶點,不再額外花費預算,而是直接找社區內具有烘培手藝的住戶準備;或是,由種子住戶1舉辦每個月一場派樂日(potluck),邀請大家各自帶一道料理,與社區中的大家共享。此時此刻,每個住戶因「參與」的過程,開始和社區其他人產生互動與連結。

在互動過程之中,社會住宅內的種子戶、一般戶、關懷戶之間的標籤不再重要,社會住宅居住戶與鄰近社區之間的標籤不再重要。每個人生活過程或多或少會有需要幫忙的時候,而這個需求是可以靠其他人來協助的,在撇除對特定角色的期待下,更多的是找到不同參與者擅長之處,並且努力成為彼此的社會支持網絡。

社會住宅的居民不再是被動地參加活動,而是主動協助活動,讓居民所擁有的資源能夠支持社會住宅的運作,建構社會支持網絡,支撐著彼此的生活需求。

「公共藝術」的新想像:透過藝術介入,讓互動發生

作為全台首座執行「公共藝術」的社宅基地,豐原安康社宅也開展一系列的「計畫型公共藝術」。依《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9條規定,公有建築物應設置之公共藝術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1%。過往台灣公共藝術作品多以雕塑型、物件型的作品為主,而此次豐原安康社宅公共藝術則跳脫過往單純的公共藝術設置,改以結合永久裝置、藝術行動、社區參與計畫的復合型公共藝術計畫,展開一連串藝術家與居民共創的藝術計畫。

作品「物件之島」由藝術家陳珈汝、交大義築協會邀請社會住宅居民共同創作,陳珈汝透過工作坊與訪問,請居民將生活中能連結自己生命故事的一個物件用畫筆和文字說出來,再和居民一同製作屬於自己的「物件磚」,嵌入與義築協會打造的物件之島中。這樣一件作品「物件之島」將永久擺設在居民交誼空間「安康好客廳」中,讓每位居民也能有機會在現場分享參與此件創作的經驗,以及自己的生命故事。

藝術家提到,「藝術可以包容不同的生命經驗,這是在這次活動想要讓居民參與的部分。」

「計畫型公共藝術」某種程度上達到社區營造所欲賦權(empower)的目的,打破公寓大廈與都市生活阻隔人們互動、對話的可能,同時也讓居民不再被隔絕於藝術創作之外,而是將藝術做為媒介,開啟與他人對話的契機,並發掘自己也有成為藝術家的可能。

資源有限,社宅公共藝術與社造經驗該如何延續?

社會住宅對於居民而言,是有租賃期限的。若是居民仍舊將社會住宅視為「下一個家」的中繼殼,那麼社會網絡之間的連結是否難以促成穩固、不變動的關係?此外,「好伴社計」是因應政府計畫而進駐的團隊,若當計畫結束,社會網絡的凝聚功效是否仍在?這樣的效益又能否複製到其他社會住宅中?

同時,過往由藝術家設計的公共藝術,在豐原安康社宅中,轉以「計畫型公共藝術」為導向,居民確實能參與藝術創作過程,從而連結與藝術作品的關係。然而,計畫型公共藝術仍需面對社會住宅租賃期限的問題,亦即:新住戶並沒有直接參與到公共藝術的創作過程中,是否會造成新住戶對環境的感覺,不若其他舊住戶來得強烈,而導致社區隔離的問題?

回到豐原安康社宅,從量體建置、居住單元設計、公共設施功能,以及引介計畫型公共藝術與社區營造的作法,確實看到在「持續不斷」的討論、參與過程之中,收到漸趨「共好」的效益。

從一個人、一個團隊到一個住宅,持續捲動各個關係人的生命經驗與生活技術,破除彼此之間歧異的背景與成長環境,使「共好」的概念在豐原安康社宅落地生根。

刊登於     鳴人堂/聯合新聞網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838/393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