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社會住宅不是貧民窟 (陳怡伶100.10.28)

社會住宅不是貧民窟
  • 2011-10-28
  • 中國時報
  • 【陳怡伶】

最近主計處最新普查公布全台空屋率高達一九.四%,因此有人主張政府不應該興建各種住宅,包括社會住宅。筆者認為這說法值得商榷,社會住宅是出租為主,以弱勢者為主要對象,因為這些人在租屋的市場非常難找到房子,例如遭受到家暴的媽媽帶著年幼的小孩,社會住宅扮演急難救助的功能,讓一些突然遭到變故的家庭有一個住處。台灣的出租國宅少於○.○八%,實在過低。

在臉書上流傳一個感人報導,是有關中和國小老師林作逸成長的故事。林老師的母親原本是國小老師,因病失明,後來父親外遇離婚,眼盲的母親獨力撫養六個小孩,但林老師的父母先後同遭父親的外遇對象殺害,林老師國二那一年,母親被燙死,六個小孩陸續從平價住宅搬出,在育幼院長大。在故事中有幾個字跳出來,就是平價住宅。長大後的林老師樂於幫助別人,他提起在很多沒有飯吃的日子裡,平價住宅裡的鄰居給他的一個包子,那是那些日子裡整天唯一的食物。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聲明稿】2011社會住宅國際會議共同宣言 100.10.4


2011社會住宅國際會議共同宣言

回顧過去一年,拜高房價民怨與選舉政黨競爭之時勢,長期被忽略的社會住宅議題,終於成為公共政策與輿論媒體關注焦點,中央、地方政府也順勢提出相關方案。然仔細檢視後,我們必須沈重的指出,即便2009年通過了《兩公約施行法》標榜聯合國兩公約「適足的居住權」(the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縱使總統本人高舉「居住正義」大旗,台灣的社會住宅依舊是前途艱險。
問題在於,當前政府的住宅政策思維有根本性的誤謬,結果只是將過去無效、失敗、錯誤的作法以「舊酒裝新瓶」重新包裝。說明如下: